IB物理TOK规定性主题如何写?对于IB课程的学生而言,TOK的难度确实是不小的,尤其是一些规定性的主题,比较考验大同学们平时在知识的积累上以及是否能够灵活应用的能力,那么本篇内容会从三个比较常规的IB物理TOK规定性主题上,来带着大家一起探寻破题的思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IB课程物理TOK 主题一
“Others have seen what is and asked why. I have seen what could be and asked why not” (Pablo Picasso). Explore this distinction with reference to two areas of knowledge.
这个问题是在探索获取知识的不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问“为什么?”或“为什么不”来最大化的获取新的有用知识。定义和解释这两个看似相关的问题之间的区别和特性是对该主题进行实质性分析的关键。
尽管这个主题看似很开放,但从知识领域的视角来审题,该主题探索起来就相对容易了。这是毕加索的名言,所以小伙伴们引用艺术名人的名言作为知识领域的名言是可行的。如果伟大的艺术家质疑自己的创作目的而不是质疑“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们会创造出今天的杰作吗?参考这样一些示例对此进行探讨。
你还可以将宗教知识体系视为知识领域。如果思想家纯粹问“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或者问“为什么不把主要的信仰体系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宗教会如现在一样吗?
写好该主题论文的结构可能是:
● 思考如何问“为什么?” 你可以在第一知识领域获得新知识。
● 如何问“为什么不?”可以让你在该知识领域内获取不同的知识。
● 探索通过这些不同问题获得的知识之间在有效性或数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 对第二个AoK重复此分析,并考虑两个AoK是否都适用相同的结论。
IB课程物理TOK 主题二
“There is a sharp line between describing something and offering an explanation of it.”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is claim?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详细说明什么是“sharp line”和其内容。显然,说明和解释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我们可以查明哪些东西可以清楚且客观的分清两者?如果这些内容具体存在,可能会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如果不存在,则区别可能更主观。
从描述/解释的角度,以及从获得新知识的角度出发,探索这个主题都很有趣。
考虑到这个主题下你需要描述/解释差异,你可以将其置于自然科学学科的背景下作为知识领域。例如,在进行实验时,对过程/结果的描述与对该结果为何发生的解释完全不同。前者意味着观察而不需要理解,而后者则要求对工作中的科学有真正的理解。这条线可以清楚的分清两者的不同吗?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描述和解释之间的区别是否也很明显?这是描述和解释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的地方吗?还是有一些可以明确指出的特征分清描述和解释的区别呢?你可以尝试将数学视为知识领域(定理与证明)进行探索。
IB课程物理TOK 主题三
Does it matter that your personal circumstances influence how seriously your knowledge is taken?
关于这个主题,有一些解题思路可供小伙伴们借鉴。
为了深入研究此标题,你需要:
1)定义什么是个人情况(personal circumstances )2)考虑为什么认为个人情况会影响你对知识的重视程度3)讨论个人情况是否重要(这是最关键的部分)
回答这个问题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写明关于偏见观点和偏见知识的概念。偏见就是个人情况,它决定了我们看待和感知知识的方式。自然地,我们作为求知者从那些我们认为不会被偏见影响的人、机构或新闻来源获得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个人情况会影响你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且这一说法已被视为该问题的原因。
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认为被个人情况(偏见)影响的信息/知识的可信度较低呢?如果知识来源的个人情况与你的个人情况相符,我们是否会立即接受某些知识并将其作为真理?我们是否应该仅仅因为一个人的个人情况掩盖了我们对该人所产生的知识判断而忽略了其他具有相同有效性的知识?这会导致我们变得更加无知吗?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观点会有什么影响/后果?你可以将其与另一个知识(例如,历史)领域相关联,并探讨这种情况是否一直存在呢?
规定性主题的难点主要就是学生们能否深度理解主题的含义,以及能否运用好所学知识去构建出一篇优质的物理TOK论文,而上述的三个主题构建思路同学们可以参考下。
相关阅读
申请免费试听课
IB热门问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