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经济学国际收支理论是什么意思?虽然绝对难度不大,但IB经济学对中国学生来说仍然很难,首先,许多中国学生在学习文科时有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旦遇到IB经济学,他们的学习就非常困难,因为IB经济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串联自己的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IB经济学考试主要是写文章,如果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限,他们在考试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知识,比如国际收支理论,本篇内容就来给带大家详细介绍下什么是国际收支理论,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起源于15至16世纪重商主义时期,20世纪30至40年代后,在经济学界先后出现了弹性理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等有关国际收支学说。这些学说的出现,各有独自的历史背景,为各国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重要的有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论、弹性分析理论、吸收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以下称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内外均衡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产生于金本位制度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在汇率不变、汇率有限变动及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调节机制有相当大的差异,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从不同的经济环境、前提出发,提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至今在多样化的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独立的理论,它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即凯恩斯所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兴起,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研究引起了西方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和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层出不穷。
相关阅读
申请免费试听课
IB热门问答更多>